日常维护是确保工业机器人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基础,主要包括清洁、润滑和外观检查。
清洁工作不可忽视,需定期清理机器人的外壳、手臂、关节等部位,防止灰尘、油污堆积。这些杂质不仅影响机器人外观,还可能侵入内部,阻碍部件正常运转,加速磨损。
润滑同样关键,按照机器人的润滑要求,定时为关节、轴承等运动部件添加适量润滑油或润滑脂,能有效降低摩擦,减少磨损,延长部件使用寿命,保障机器人运行顺畅。
外观检查要留意机器人表面有无磨损、变形、裂纹,连接部件是否松动,移动部件周围有无障碍物,固定装置是否稳固。一旦发现磨损,需评估程度,轻微磨损可清洁、抛光,严重的则需更换部件;连接部件松动应及时拧紧,损坏则要更换;及时清理障碍物,确保移动部件无障碍;固定装置不稳固时,要紧固螺栓,保证底座平整牢固。
关键部件检查
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检查极为重要。
电缆与连接方面,要检查机器人与控制柜、传感器等之间的电缆连接是否牢固,有无破损、老化现象。电缆若出现问题,可能导致信号传输不畅、供电异常,影响机器人正常工作。
减速器与齿轮关乎机器人的传动性能,需查看其运行是否平稳,有无异常噪音或振动。若出现异常,可能是部件磨损、润滑不足,应及时维修、更换或补充润滑。
传感器和执行器是机器人的 “感知” 与 “执行” 单元,要确保它们正常工作。传感器故障会使机器人对环境感知出错,执行器异常则无法准确执行任务,因此需定期检测其性能。
系统检查与校准
系统检查涵盖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。
电气系统中,要确认电缆、插头、插座连接牢固且无破损,保证电源供应稳定,无过载、短路现象。同时,检查电气元件工作状态,如驱动器、控制器、传感器等,观察有无发热、异味、异响。控制柜内部应保持清洁,散热良好,定期清理灰尘,检查散热风扇及通风口。
机械系统方面,关注各轴运动是否平稳、无异响,传动带、链条张紧度是否合适,轴承、齿轮等运动部件润滑是否良好,机械臂、夹具等部件有无磨损、变形。若出现运动不平稳、张紧度不合适或部件磨损等问题,要及时调整、维修或更换。
此外,定期对机器人进行精度校准,包括位置精度、重复定位精度等,使用专业校准工具和方法,确保机器人高精度运行,满足生产工艺要求。
安全防护与人员培训
安全防护是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的重要环节。要确保机器人的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无损,如急停按钮、光幕传感器等,能在突发情况下有效发挥作用,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。
操作规范也不容忽视,严格遵守机器人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,杜绝违规操作。违规操作极易引发事故,损坏机器人,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。
同时,对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至关重要。培训内容包括日常操作、故障诊断、安全知识等,使他们具备足够技能和知识,正确操作、维护机器人,提高故障应对能力,降低操作风险。